【解读】岁月深处的记忆--《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

  8月初出现在荧屏上的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让很多过来人百感交集。

  微博上有关《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电视剧帖文走势,提示8月11日至13日是高潮,每天有8000条以上的微博主帖


  《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电视剧真实历史人物构成(根据演职员表和已播出的14集统计)

  百度搜索提示,最关注本电视剧的网民,在地域分布上呈现出“东多西少”“一二线多三四线少”的特点。从省份看,浙江成为该电视剧的“粉丝大省”;而从城市看,北京、上海以及杭州位列三甲


  笔者查找人民日报全文数据库(1948年迄今),并对比人民网中文报刊平台(1090家中文报刊的近4年数据),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帖文以及百度搜索,试图在过去三十几年的新闻报道与当下网民的历史印象中穿巡,发现我们从历史的记忆中汲取了什么营养元素,同时又淡忘了哪些东西?

  统计表显示,对中国改革的总设计师"邓大人",对作为中国改革LOGO的"包产到户",对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标志性人物如陈景润和"哥德巴赫猜想",三十几年来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一以贯之。但令人遗憾的是,对于恢复高考的首倡者査全性,新浪微博和腾讯微博的相关帖文仅22条,而人民日报37年来的报道为0,好在近年来中文报刊有一些追记,稍感欣慰。


  【邓大人】1976年"文革"结束前后,北京街头革命干部子弟当街高呼。电视剧的呼喊者是虚构人物,但有现实依据。"文革"后,老电影《甲午风云》重新上映,影片中忠心爱国却被罢黜的北洋水师将领邓世昌,被群众称为"邓大人"。"文革"后的观众借这句电影台词拥戴和赞美"三起三落"的邓小平。国家百废待兴,党心民心在呼唤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的魄力,力行改革,提振民气和国威。


  【哥德巴赫猜想】这是数学中的一个古典难题。一些在中国不超过100人看得懂的数学计算公式,竟然登上了《人民日报》。一个不食人间烟火、出门走路会撞上电线杆的弱书生,成为令一些女性怦然心动的偶像。这样的事大概只能发生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经过十多年政治运动对科学文化的摧残,它体现了全党全国人民对知识和知识分子的尊重。


  自1977年作家徐迟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问世的十几年间,全国各地自称证明出哥德巴赫猜想的人数以千计,光是中国科学院数学所就收到约100麻袋这样的论文,但最后证实都无太大价值。不少作者连中学数学都没学好。教育记者温红彦不得不在人民日报撰文呼吁《是正确认识哥德巴赫猜想的时候了》。数学家们直言不讳地劝告陈景润的粉丝们知难而退,因为他们的做法"好比手持弓箭参与海湾战争、手持斧锯去造航天飞机"。


  【査全性】电视剧忠实地还原了査全性副教授首倡恢复高考的史实。他原先设想1977年用一年的时间做准备,1978年正式恢复高考。没想到邓小平求贤若渴,提出当年就恢复高考,免得再招进20万不合格考生。据媒体报道,查全性的大儿子听了父亲在北京开会的情况后,忧心忡忡地说:"假如再搞反'右'运动,你肯定就是头号大'右派'了。"


  这年冬天,查全性的大儿子、女儿也参加高考,均考上重点大学。一双儿女大学毕业后,先后出国深造,获美国博士学位。这应了中国一句古话,好人好报,查全性院士完全应该得到这份福气。

  2009年,腾讯组织网友票选60年间"最具影响力的历史事件",1977年这一年众望所归的事件就是恢复高考制度。那时候全国上下最激动人心的口号,就是邓小平的"多出人才,快出人才"。一位学者这样评价恢复高考:"改变了个人的命运,也恢复了一代人对社会的信心。"


  【长春光机所】电视剧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吉林省委书记王恩茂亲自看望被关押的长春光机所王教授,诚恳表示:"老朋友,让你受委屈了。我王恩茂是官僚主义,您这个光学大师进冤狱都不知道,实在是失职了。现在我马上带你去理发洗澡,然后直达北京。邓小平点将,要您出山!"王教授的原型,应为王大珩。据"澎湃"新媒体考证,王大珩先生回忆录中提及"文革"中受迫害,"索性志愿去扫厕所",未见被关押看守所。这个情节可能是把"文革"中成千上万的知识分子遭遇嫁接到王教授身上。

  长春光学机精密机械研究所是新中国的科研重镇,上世纪50年代在王大珩的带领下,研制出8种光学仪器,包括中型电子显微镜、中子衍射仪、红外望远镜等,被称作"八大件"。"文革"中,光机所被说成"各种阶级敌人应有尽有",研究员、副研究员、总工程师、副总工程师中百分之八十二的人被打成"特务"。


  电视剧中,邓小平强调"我们的党是爱护知识分子的",并当场严正指示:"动不动就把人送到公安局的问题,要抓典型调查,要把那些制造冤案、迫害科学家的坏分子抓起来,依法严办。"《人民日报》1978年4月29日发表新华社通稿《吉林省委彻底昭雪长春光机所"特务"冤案,"四人帮"的爪牙、冤案直接制造者单奎章将依法严惩》。


  【推翻"两个估计"的内参】恢复高考需要破除"文革"中的"两个估计",即解放后17年毛主席的无产阶级教育路线基本上没有得到贯彻执行,大多数教师和解放后培养的大批学生的世界观基本上是资产阶级的。电视剧中,邓小平说:这份内参分量很重,它把"四人帮"如何炮制"两个估计"说清楚了,新华社的慕大江立了一大功。

  这个情节在微博上引起了质疑。据一些老报人回忆,这份内参的作者是人民日报老记者穆扬、王惠平,以人民日报内参《情况汇编》(特刊第628期)报送中央。会不会新华社同期另有一份呈报?"慕大江"在网上检索不到个人资料,是不是一个虚拟人物?而在新浪微博和腾讯微博上,有关"穆扬、王惠平"的帖文仅2条;两位留在人民日报全文数据库里的文章,均是他们在职时采写的新闻报道,不见他们涉险报送"两个估计"内参的情况;近几年的中文报刊平台检索结果,几乎全是同名的其他人。百度搜索"王惠平"时,甚至出现这样的智能显示:"你要搜的是不是:王慧萍",令人哭笑不得。

(来源:人民网舆情监测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