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会反常现象!老百姓为啥对“辟谣”免疫了?

当今社会,一种令人费解的现象悄然滋长,并日益凸显。最近我相信你也发现了,一些未经证实的消息,如同平地惊雷般骤然涌现,它们被冠以“谣言”之名,迅速在人群中传播开来。紧随其后的,往往是官方或权威机构发布的“辟谣”声明,试图澄清事实,拨乱反正。这本应是信息传播过程中正常的自我修正机制,旨在消除误解,还原真相。然而,令人费解的是,相当一部分人,甚至可以说是一个不小的群体,却对这些官方的“辟谣”置若罔闻,反而更加倾向于相信那些最初的“谣言”。更令人深思的是,这种趋势似乎正变得愈演愈烈,其影响也日渐深远。

起初,某些传闻可能只是茶余饭后的谈资,人们抱着一种娱乐的心态,一笑置之,并未给予过多的关注。然而,一旦这些传闻被正式“辟谣”,情况却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原本不被重视的信息,反而因此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甚至引发了激烈的讨论。这种现象本身就充满了悖论的意味,值得我们深入探究。

更为诡异的是,在一些特定的事件中,我们会观察到一种近乎荒谬的逻辑:官方的“辟谣”行动,非但没有起到澄清事实的作用,反而成为了某种程度上的“盖章认证”,加剧了人们对“谣言”的信任。这无疑是对传统信息传播理论的巨大挑战,也反映了当下社会复杂的信息生态环境。

社会反常现象!老百姓为啥对“辟谣”免疫了?

举例来说,最近几天就发生了两起引人注目的事件,虽然我们在此不便点名道姓,以免不必要的纷争,但相信大家对此都有所耳闻。其一是关于某城市出现大量外地老板“跑路”的传言,其二是关于某公司在外地设厂时,工人工作和生活环境异常艰苦的传闻。这些传闻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我们在此不对这些传闻的真实性进行评判,因为真相往往需要时间和多方验证才能水落石出。然而,通过观察网络上的评论区,我们不难发现,相信这些所谓“谣言”的网友数量相当可观。他们中的一些人甚至直言不讳地表示,“看到辟谣我就知道事情的真相了”,“官方辟谣反而更加证实了我的猜测”。这些言论无疑反映了一种普遍存在的不信任感,以及对传统信息传播渠道的质疑。这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是信息传播机制的失效,还是社会信任的缺失?抑或是其他更为复杂的原因在共同作用?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探讨。


问题产生的原因

究竟是哪个环节出现了偏差,导致了这种“谣言”与“辟谣”的怪圈呢?如果我们从普通民众的角度来审视这个问题,就会发现,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要清晰地分辨真假信息,并非易事。毕竟,人非圣贤,孰能无惑?我们不可能时时刻刻都拥有洞察一切的智慧和能力。这种分辨能力的不足,并非源于民众的愚昧或无知,而是深深根植于信息不对称的现实之中。

试想一下,当一个人无法获取充分、全面的信息时,他所面临的选择就只能是在“相信”与“不相信”之间徘徊,而缺乏通过严谨的逻辑推理来判断信息真伪的能力。这就像一位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仅仅是简单地告诉学生答案,而不去讲解解题的思路、方法,以及支撑这些答案背后的知识体系,那么学生在面对考试时,就只能依靠猜测和直觉来选择答案,其正确率自然难以保证。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有一种观点颇具洞察力:人们往往更倾向于接受和寻找那些与自身固有观念或预设前提相符的信息,以此来巩固和强化已有的信念。正如那句流传甚广的话所说,“人们更倾向于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这种现象的出现,并非因为民众的思想固执或视野狭隘,而是因为他们所能接触到的信息范围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有人曾精辟地指出,“知识越匮乏,人们相信的东西就越绝对。”乍听之下,这句话似乎颇有道理,揭示了信息匮乏与盲目信任之间的某种关联。然而,仔细推敲,我们也会发现,这种说法本身也带有一种绝对化的倾向,容易陷入以偏概全的误区。

纵观历史长河,无论哪个时代,信息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是社会发展和个体认知的重要资源。而知识,实际上只是信息海洋中的一部分。社会底层民众所能获取的信息,往往是由社会上层所提供的。不仅如此,底层的思维模式、价值观念、逻辑框架等,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上层的影响和塑造。这种长期的信息传递和思想灌输,使得上层提供什么样的信息,底层就更容易接受和相信什么。从某种意义上说,底层民众的“信”与“不信”,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信息的供给方,即社会上层所决定的。

正是由于虚假信息、片面信息甚至是有意误导的信息在社会中泛滥,导致普通民众难以获得完整、真实的信息,这便为谣言的滋生和传播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而那些不以提供真相为目的的“辟谣”,其本质不过是另一种形式的信息控制,是愚弄民众、掩盖真相的工具。它们非但不能消除谣言,反而会加剧社会的不信任感,使得真相更加扑朔迷离。因此,要真正解决谣言问题,关键在于打破信息壁垒,确保信息的公开透明,让真相能够自由地流动,从而增强民众的辨别能力,构建一个更加健康、理性的信息生态环境。


不提供真相的 “辟谣” 类型

那么,究竟什么是“不提供真相的辟谣”呢?经过仔细分析,我们可以将其大致归纳为以下几种类型,它们共同的特点是未能有效传递真实信息,反而加剧了公众的疑虑和不信任:

社会反常现象!老百姓为啥对“辟谣”免疫了?

第一种类型,我们称之为“爱信不信式”。面对甚嚣尘上的“谣言”,某些机构或个人往往采取一种简单粗暴的回应方式,他们口头上反复强调“这是假的”,却对“假在哪里”、“真相是什么”避而不谈。当公众追问细节和依据时,他们便含糊其辞,顾左右而言他,明显是在敷衍塞责。这种回应方式,就像多年前那句广为流传的“至于你信不信,我反正信了”,充满了傲慢和不负责任,只会让公众感到既气愤又无奈。这种“辟谣”实际上没有任何信息增量,只是一种空洞的否定,自然难以取信于民。它非但不能平息谣言,反而会火上浇油,加剧公众的猜疑。

第二种类型,我们称之为“答非所问式”。这种“辟谣”的特点是,回应者所回答的内容与公众真正关心的问题存在偏差。公众关注的是问题A,他们却回答问题B;公众关注的是整体情况,他们却只提供局部信息。虽然他们所说的内容可能在局部是真实的,但这些片面的信息并不能拼凑出完整的真相。举例来说,前文提到的某城市对外地老板“跑路”事件的“辟谣”,仅仅依靠注册登记的企业数量来证明情况良好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早些时候,一些地方曾出现过为了追求“市场主体倍增”的政绩,不惜弄虚作假,鼓励注册大量空壳公司的现象。因此,即使某些统计数据看起来很漂亮,其真实意义也值得怀疑。真正能够有力地回应公众质疑、赢得公众信任的数据,应该是企业实际的经营产值、税收贡献、社保缴纳情况,甚至是更直观的用电量、用水量等数据。这些关键信息的缺失,如何能让公众信服呢?再来看前文提到的那家公司的“辟谣”,也是典型的答非所问。面对外地人的质疑,他们却选择用本地语言在本地媒体上进行“辟谣”。这显然是一种“内宣”而非“外宣”,根本没有考虑到外地公众的关切。更令人难以接受的是,面对公众提出的具体质疑,他们没有提供任何实质性的物证,只是让一些员工出面签字画押,以“人证”来代替“物证”。这种做法不仅难以服众,反而让人联想到电影《让子弹飞》中那个被迫承认自己吃了两碗粉的“小六子”,充满了无奈和滑稽,更加深了公众的疑虑。

第三种类型,我们称之为“掩耳盗铃式”。这种“辟谣”方式更加具有欺骗性,甚至可以说是自欺欺人。相信大家还记得今年五月份发生的一件事,当时网络上盛传杭州将全面取消新房限购政策。五月八日,当地有关部门还公开回应称政策不变。然而,仅仅过了一天,五月九日,杭州就发布了正式文件,宣布全面取消新房限购。这种情况下,之前的“谣言”竟然成为了“遥遥领先的预言”,这种“辟谣”无疑是对公信力的巨大损害。如果类似的事件一再发生,公众的信任感必然会荡然无存。正如十多年前春晚小品《一句话的事儿》中的经典台词所说:“你用谎言去验证谎言,得到的一定是谎言。”当有关部门习惯于程式化地进行“辟谣”时,民众自然也会以程式化的态度来回应。你假装告诉民众真相,民众也只能假装相信。这并非是民众不愿意相信真相,而是他们根本没有机会接触到真正的真相。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辟谣”本身似乎成了一个伪命题。真正能够击碎谣言的,只有完整、透明的真相。如果只是空洞地讲大道理,再多的“辟谣”也毫无意义。唯有将真相完完整整、清清楚楚地公之于众,或者干脆不去理会网络上的流言蜚语,才是明智之举。既不愿意公开真相,又妄想获得公众的信任,这无异于缘木求鱼。如果真相始终被掩盖,那么信任的基石必然会坍塌。

社会反常现象!老百姓为啥对“辟谣”免疫了?

所以无论是信息发布者、传播者,还是接收者,都应该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信息发布者应该以客观、真实为原则,避免发布不实信息;传播者应该保持理性和审慎,不轻信、不传播未经证实的信息;接收者则应该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增强辨别信息真伪的能力,不盲从、不偏听。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构建一个健康、理性的信息生态环境,最大程度地减少谣言的滋生和传播。这段文字不仅是对社会现象的剖析,更是对我们每个人的警醒。